在铜、铝等原材料一片喊涨中,空调主要用制冷剂R22 “背道而驰”,行情一路下滑。在空调行业进入炎热夏季的旺季,什么原因令制冷剂如此冷落低沉呢?我们试图从现象、原因、影响几方面,简要分析2006年制冷剂R22的低迷势态。
现象:R22价格下滑 出口减少
2006年6月本是空调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旺季,但是制冷剂R22的行情却低迷不振。6月末,梅兰R22优级品散水出厂价在11000元/吨(现汇自提,不含运费),而去年同期R22达到16000元/吨,同比下降了45%。价格一路下滑,经销商观望气氛浓重,更是抑制了制冷剂R22的出货。国内的低迷势态影响到了海外市场,国外的经销商不解——“中国的R22行情到底怎么了?”据企业海外市场业务人员介绍,R22的出口价格同比下降了三成,目前R22出口报价在1250美元/吨左右。
R22在国内的低迷势态影响到了出口市场 2006年1-5月,含HCFC-22在内的其他仅含氟和氯的甲烷、乙烷及丙烷的卤化衍生物(产品代码为29034910)出口量为3.86万吨,同比去年4.96万吨下降了22.2%。从3月开始,制冷剂价格连续走低,出口方面也表现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,出口量横向不及去年同期,纵向逐月下滑。
原因:扩产忙、打价格、下游不旺
2005年,我国R22产能已经达到30万吨。2006年仍有几家企业忙扩产,预计2007年6月底,全部扩建产能达产将达到37.15万吨。R22产量也呈现高速发展,2004年R22的产量约为22万吨,2005年达到26万吨,增长18%。表1列示了我国R22的生产扩建情况。
目前R22市场供应充足,当市场逐渐显现买方市场的迹象时,价格又成了企业试图搅动市场的利剑。拉低价格一是大家减少利润,再是引起经销商不买跌心理,市场观望气氛浓重,产品出货不畅,没有销售谈何收益?这样的市场怪圈都是价格惹的祸,而对于刺激真正的下游需求,价格的力量是有限的。
CDM(清洁发展机制)给我国氟化工制冷剂企业带来稳定的低风险收益,可以免费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,以及设备改造或投资机会。我国制冷剂企业相继注册申请HFC23相关的CDM分解项目,获得通过的企业在F22市场竞争中将拥有相对优势。
2006年1-5月,我国累计生产家用空调2700余万台,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。5月本是空调行业产销的火爆月份,但是产量却出现同比环比均下滑的现象。外销机的生产比重明显低于内销机。5月铜价不断增长,在5月11日达到了顶峰,随后一直处于下跌状态,铜价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对原材料的观望气氛渐浓,生产风险加大,排产十分谨慎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制冷剂的采购需求
影响:牵连上游氯仿 同行苦不堪言
三氯甲烷(俗称氯仿)是R22的主要原料,与R22市场动态息息相关。2006年伊始,制冷剂启动缓慢,三氯甲烷也微弱抬升。4月以来氯仿价格逆势下滑,是制冷剂价滑、需求减少的直接反映。5月,三氯甲烷散水出厂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0%。制冷剂的生产需求减少,梅兰、巨化后期除三氯甲烷自用外,都有部分商品销售,同时国内三氯甲烷的进口也有所降低。一些新建的甲烷氯化物项目也推后了计划试车投产时间。
R22制冷剂的低迷势态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制冷剂生产企业。氟化工上市公司三爱富发布公告表示,2006年1季度以来,由于天气原因和国内竞争加剧,主要制冷剂产品F22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,给公司盈利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,公司依靠多元化结构和产品更新能力保持盈利稳定。有生产企业销售人员用乌云密布形容此时的市场窘态和心理,也有企业表示亏了不少。真是R22价滑,同行苦不堪言。
业界预测,由于成本支撑,R22继续下跌空间已经不大。我们认为,供求矛盾的协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,制冷剂企业在供应方中扮演怎样的角色,占的怎样的市场地位,还需科学理性规划。
现象:R22价格下滑 出口减少
2006年6月本是空调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旺季,但是制冷剂R22的行情却低迷不振。6月末,梅兰R22优级品散水出厂价在11000元/吨(现汇自提,不含运费),而去年同期R22达到16000元/吨,同比下降了45%。价格一路下滑,经销商观望气氛浓重,更是抑制了制冷剂R22的出货。国内的低迷势态影响到了海外市场,国外的经销商不解——“中国的R22行情到底怎么了?”据企业海外市场业务人员介绍,R22的出口价格同比下降了三成,目前R22出口报价在1250美元/吨左右。
R22在国内的低迷势态影响到了出口市场 2006年1-5月,含HCFC-22在内的其他仅含氟和氯的甲烷、乙烷及丙烷的卤化衍生物(产品代码为29034910)出口量为3.86万吨,同比去年4.96万吨下降了22.2%。从3月开始,制冷剂价格连续走低,出口方面也表现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,出口量横向不及去年同期,纵向逐月下滑。
原因:扩产忙、打价格、下游不旺
2005年,我国R22产能已经达到30万吨。2006年仍有几家企业忙扩产,预计2007年6月底,全部扩建产能达产将达到37.15万吨。R22产量也呈现高速发展,2004年R22的产量约为22万吨,2005年达到26万吨,增长18%。表1列示了我国R22的生产扩建情况。
目前R22市场供应充足,当市场逐渐显现买方市场的迹象时,价格又成了企业试图搅动市场的利剑。拉低价格一是大家减少利润,再是引起经销商不买跌心理,市场观望气氛浓重,产品出货不畅,没有销售谈何收益?这样的市场怪圈都是价格惹的祸,而对于刺激真正的下游需求,价格的力量是有限的。
CDM(清洁发展机制)给我国氟化工制冷剂企业带来稳定的低风险收益,可以免费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,以及设备改造或投资机会。我国制冷剂企业相继注册申请HFC23相关的CDM分解项目,获得通过的企业在F22市场竞争中将拥有相对优势。
2006年1-5月,我国累计生产家用空调2700余万台,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。5月本是空调行业产销的火爆月份,但是产量却出现同比环比均下滑的现象。外销机的生产比重明显低于内销机。5月铜价不断增长,在5月11日达到了顶峰,随后一直处于下跌状态,铜价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对原材料的观望气氛渐浓,生产风险加大,排产十分谨慎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制冷剂的采购需求
影响:牵连上游氯仿 同行苦不堪言
三氯甲烷(俗称氯仿)是R22的主要原料,与R22市场动态息息相关。2006年伊始,制冷剂启动缓慢,三氯甲烷也微弱抬升。4月以来氯仿价格逆势下滑,是制冷剂价滑、需求减少的直接反映。5月,三氯甲烷散水出厂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0%。制冷剂的生产需求减少,梅兰、巨化后期除三氯甲烷自用外,都有部分商品销售,同时国内三氯甲烷的进口也有所降低。一些新建的甲烷氯化物项目也推后了计划试车投产时间。
R22制冷剂的低迷势态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制冷剂生产企业。氟化工上市公司三爱富发布公告表示,2006年1季度以来,由于天气原因和国内竞争加剧,主要制冷剂产品F22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,给公司盈利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,公司依靠多元化结构和产品更新能力保持盈利稳定。有生产企业销售人员用乌云密布形容此时的市场窘态和心理,也有企业表示亏了不少。真是R22价滑,同行苦不堪言。
业界预测,由于成本支撑,R22继续下跌空间已经不大。我们认为,供求矛盾的协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,制冷剂企业在供应方中扮演怎样的角色,占的怎样的市场地位,还需科学理性规划。